当前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正文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80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陶艺作品一般从哪些方面赏析?
  2. 瓷器开片形成与赏析?
  3. 郎窑红瓷器该如何鉴赏?

陶艺作品一般从哪些方面赏析?

欣赏一个陶艺作品,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看:

1、技术与艺术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陶瓷产区非常在意技术,他们认为技术等同于艺术。通过时间沉淀、勤加练习会有技术的提升。艺术也是如此,因为它和人性、创造、审美有关联。这些是要靠情感把握的,它不完全是1+1=2的,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当然是艺在先、术在后,这才跟创造有关。

2、材料与表达

陶艺重视对材料的表达,这不完全只是人在表达,因为我们在不断地去理解材料。黏土有自己的语言,当它成为瓷土时候会变得纯粹,我们不能强加于它们无法承受或与泥性相反的要求。所以现代艺术更多是人的情感主导,去发现材料可能表达的欲望,然后引导着材料去表达。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审美与想象

过去的很多见解和记忆会形成经验,当经验多的时候,想象力就弱了。如何能做到经验强大,同时又不固化,还要拥有想象力和敏感的心态,这其实是在说天工与人为的关系。将一块天然石头引向具有特殊寓意的美好视觉与想象空间,这就是天工和人为的完美结合。

4、法度与自由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有的法度都源于经验,经验累积到一定的阶段就变成一种自由,但它不是生命的自由,而是习惯的自由。生命的自由是不可***的,所以生命的自由是生命和艺术的最高境界。

瓷器开片形成与赏析?

瓷器开片的形成条件是经过高温烧制后,出窑遇凉风或凉水后,釉面迅速开裂产生的结果。其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还会不断有开裂的现象发生,从而形成瓷器釉面独特的裂纹图案效果,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

1人为的开片:

人为的开片,多属浆胎瓷器。所谓“浆胎”,是在制胚时,撷取浸泡过的精细瓷粉,澄清后融成泥浆,制成胚胎。人为的开片,在这些浆胎制作过程中,就配好了药料。人窑烧时,必使之开片,开大片或者开小片,都可以按照用不同的配料来实现。这样烧制出窑的瓷器,开片形似龟裂,开坼都在胚胎里面。

2自然的开片

自然的开片,则是瓷器历年既久,表面釉层渐渐内裂,或呈“鱼子纹”,或成“牛毛纹”。无论何种纹形,开片都与胚胎无关,开片纹痕绝不会深入,而仅仅开在釉面上。

郎窑红瓷器该如何鉴赏?

【文藏来答】话不多说,看图!

康熙时期出现了以督窑官的名字命名的窑——郎廷极与郎窑

清康熙 郎窑红釉蒜头瓶 故宫博物院

清康熙 郎窑红釉蒜头瓶款识 故宫博物院藏

江西巡抚郎廷极曾于康熙四十四年(一七〇五年)到五十一年这八年内主持御窑场工作。与郎廷极同时代的康熙朝诗人许谨斋在《郎窑行·戏呈紫衡中丞》中称赞道:「郎窑本以中丞名……中丞嗜古得遗意,政治余闲程艺事,地水风火凝四大,敏手居然称国器,比视成宣***真,乾坤万象归陶甄,雨过天青红琢玉,贡之廊庙光鸿钧。」

清康熙 郎窑红釉观音尊 故宫博物院藏

朗窑红釉属高温铜红釉,特点是仿宣德宝石红釉,色泽深艳,猩红如牛血,透明的红釉上里外开片,并有放射状细丝满布其间,俗称牛毛纹。

来点干货,对于初学者来说,几种红釉是很难分辨的,怎么辨别有绝招,看底,朗窑红有三种底色,第一种苹果绿,第二种湖米色,第三种奶白色没有一个有款的,只要记住这三种颜色,一看底釉就知道了

景德镇有一句关于郎窑红流传甚广的民谚:要想穷,烧郎红。古玩行里总结出一句郎窑红的特点“脱口垂足郎不流。”指的是郎红瓷器在口沿的部分往往没有红釉,呈白色为胎体的颜色,在底足部分形成釉的堆积,最终形成垂足。

郎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动人的色调,如晚霞,如凝血,不但极为鲜艳,而且层次丰富、富于变化。光彩照人,撼人心魄。

传世的郎红器大多数都没有官窑的底款,虽然被认为是传世的官窑,但是否本来就有一部分委派民窑烧造,也未可知。

下图为现代烧制的郎窑红主人杯,口沿处无红釉露白,杯底部红釉堆积的垂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论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