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瓷艺术赏析100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陶瓷艺术赏析100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技术与艺术
陶瓷产区非常在意技术,他们认为技术等同于艺术。技术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技术只要能满足创作,满足想表达的需求就够了。我们通过时间沉淀、勤加练习会有技术的提升。艺术也是如此,因为它和人性、创造、审美有关联。这些是要靠情感把握的,它不完全是1+1=2的,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当然是艺在先、术在后,这才跟创造有关。
例如,中国人对待容器的理解,1000多年来没有改变。此次吴建毅的作品《器之欲》所感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制作技术和在容器上的拓展。这件作品中间的盘是用粗陶做成高温成型的,通过打磨、修坯、压坯,像黑陶一样,最终呈现亮的效果,表面光滑得像施过釉一样。整体造型又具有很强烈的雕塑感。艺术家运用技术,将容器薄的量感变成了浑厚的雕塑。
材料与表达
o
谢谢头条的邀请。
本人早年间,有幸收藏到一件,疑似真品。
照片1说明:
△永乐甜白釉龙纹玉壶春瓶。
照片2说明:
△永乐甜白釉的底款:
小篆体《永乐年制》。可***用二指分开,放大照片。
△照片3说明:
背面打光,白点区域内显现一条五瓜巨龙的龙纹。***用二指分开观察,图形可被放大显示。
件件价值连城?感觉太商品化了,收藏永乐青花瓷器是一件收藏朋友们大雅兴事,也是一生难以***的缘分,今天发一件永乐年制青花缠枝莲平底碗(合碗)。
收藏也是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实战的历练,资金的备份,积沙成山会不断的提高你对藏品认知 。借此机会发这件青花缠枝莲纹平底碗(合碗),藏友们可以按照孙瀛洲老先生的疑点排出法,逐步的一一比对,或许你就会悟出永乐盛世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特点,细细品味永乐青花与宣德青花的区别……。
附 :一张博物馆永乐青花龙纹合碗的照片。
有。是肯定的,因当前一线专家。条框式思维,二宮没有的,外博馆没有的,均视为民间没有,摸不到石头专家不会过河。民间所藏没资料怎样查寻。05年鬼谷子罐拍卖前,那位专家言过一声。元青花,自己家的国宝,外国人研究出结果。口说无凭,立照!
民间藏家手里永乐瓷器我认为不少,经常可以从网上浏览看到不少的永乐瓷器,而且品象不错,完美而精制!但是也看到很多民间无永乐的论调,最终没有定论,专家的意见和民藏家的意见相背!我认为民间有很多精美绝伦,价值不一定连城的永乐瓷器有不少!现在把我收藏的永乐瓷器晒晒,以证视听!
本人借着今天提问,向广大收藏者推出两件甜白瓷。第一件永乐的甜白釉葵型大口碗。上有涨口一对,因甜白瓷胎骨太薄,所以在瓷器中是最难烧制的一种。关于甜白制造有这样的文献记载,十窑就有九窑空。制造成本极为高仰,所以能够仿出象样的甜白,从明代永乐甜白从明到清只有四代。永乐,万历,宣德,雍正。其它朝代因为甜白的制造成本太高,都放弃甜白制造。各朝都有所仿制,但都不是很成功。因此造成了甜白瓷的稀有和珍贵。下面是甜白瓷葵型大口碗。关于甜白瓷的碗,有一种形容叫,薄如纸,敲如罄,向如钟。
下面是甜白釉的壶一把
老的瓷器(百年以上)不止是有着观感上形制和做工方面的圆润感、釉质和釉色方面的温润感、胎体和胎质方面的湿润感,而且手感上也非常地朗润、爽润、舒润和温润,给人无中有水的感觉。
无论是玻化度高的还是低的,无论是脱玻度多的还是少的,无论是透明釉的还是乳浊釉的,无论是单色釉的还是多色釉的,无论是釉层薄的还是釉层厚的,无论是釉上彩的还是釉下彩的,无论是有文饰的还是无文饰的,无论是抚之若锦的还是摸之如玉的,无论是完整无缺的还是残破不全的,无一例外地越古越润、越老越爽。
新的瓷器,无论是蒸煮还是烧烤,无论是打磨还是涂药,无论是土埋还是海泡,任他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百计千方也终究全都无济于事,诸多努力也许能蒙骗人们观感,但绝对欺骗不了人们的手感!新瓷的生涩感、滞涩感、阻涩感是绝对不可以人为地令其跨越岁月的年轮的,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瓷艺术赏析100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瓷艺术赏析100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9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