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正文

艺术家陶瓷介绍,艺术家陶瓷介绍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家陶瓷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艺术家陶瓷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陶瓷十大顶级大师?
  2. 著名陶瓷艺术家杜浩生还在世吗?
  3. 宋代汝窑和钧瓷窑瓷器如何区分?

陶瓷十大顶级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徐朝兴、毛正聪、夏侯文 、张绍斌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定昌、陈爱明、卢伟孙、陈显林、陈石玄根、叶小春、毛丹阳、胡兆雄、董炳华

艺术家陶瓷介绍,艺术家陶瓷介绍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浙江工艺美术***:徐凌、王传斌、金逸林、夏侯辉、竺娜亚、毛伟杰、徐峻清、梅红玲、张晞、杨建琴、陈先明、李邦强

浙江青瓷中青年十大名师:张绍斌、卢伟孙、陈爱明、徐定昌、金益荣、叶小春、徐凌、夏侯辉、陈先明、陈新华

著名陶瓷艺术家杜浩生还在世吗?

        已故,逝于2008年,不在人世了。 

艺术家陶瓷介绍,艺术家陶瓷介绍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杜浩生,1931年12月生人,江西丰城人,字轩乐杜,别名剑城老翁,自幼随父杜晓楼学艺,经多年勤学简练,艺术功底很高。其作品集情境、神韵、笔力、刀功于一身,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

        杜浩生擅长粉彩青花、青花斗彩及综合装饰,内容多为表现人物故事

宋代汝窑钧瓷瓷器如何区分?

宋代汝窑瓷器鉴定特征

艺术家陶瓷介绍,艺术家陶瓷介绍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工具/原料

高倍放大镜

聚光手电

方法/步骤1:

1、宋代汝窑瓷器型特征:总体来说,宋代汝窑瓷器具有器型少,形体小、造型古朴的特点汝瓷受浙江越窑的影响,盘、洗、盏托的圈足多外圈,这在其他瓷窑比较少见。因为是宫廷用瓷,在器物造型方面要适应宫廷的需要,因而汝瓷的设计多古朴文雅。

方法/步骤2:

2、宋代汝窑瓷器胎体特征:传世宋代汝窑瓷器的胎体有三个特点,第一点是轻薄,第二点胎色为香灰色,胎骨轻薄,胎质看色粗松实则细密。汝瓷胎色呈浅灰、灰白,因其色调与香燃烧之后形成的香灰相似,因而俗称“香灰胎”。第三点是汝瓷胎质细腻滋润,坚致紧密,被誉为“铜骨”。另外,接触过传世汝瓷的人常有“扣声如磬”的形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汝瓷胎的轻薄与致密。

方法/步骤3:

3、宋代汝窑瓷器釉色特征: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方法/步骤4:

4、宋代汝窑瓷器烧造特征: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方法/步骤5:

5、宋代汝窑瓷器开片纹特征: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汝瓷和钧瓷的釉面区别在什么地方,作为施釉的方法是差别不大的,那个时期都是干粉施釉,但是区别在釉质的配料上面,汝釉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为主要,同还有其他的颜色,均有细小的开片;钧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千,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说明了钧釉的颜色没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这两窑瓷器釉面的最大区别。

钧汝之分,各人认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汝瓷釉厚,润,釉光乳浊。钧瓷釉润但不如汝瓷润,也没有汝瓷釉厚。汝瓷有开片,钧瓷一般没有开片。这只是各人之见,望藏友斧正。


宋代时期陶瓷业高度发展,是中国瓷坛百花争艳、名品迭出的时代。为世人称颂的宋代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烧制工艺精湛,是瓷苑中五朵艳丽夺目的金花!民间素有“千金易得,宋瓷难求”之说,形容宋瓷的珍贵。

1、汝窑瓷

汝窑以烧制青瓷著称,创烧于北宋晚期,据专家考证其烧瓷的时间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至徽宗崇宁五年(1106),前后只有二十年的时间,有如昙花一现,烧制较少,故汝窑是五大名窑传世品最少的。传世品仅有60余件。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汝瓷的器形以古朴典雅而闻名,多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及金银器造型,尺寸不大,有“钧汝不过尺,钧汝无大器”之说。器形有碗、盘、盆、钵、炉、洗、瓶、壶、尊、套盒、盏托、注子、奁、水仙盆,还有莲花器座、荷叶器座、镂孔器等。汝瓷胎质细腻,胎色灰中闪黄,俗称“香灰胎”。汝瓷釉色有天青、粉青、豆青、虾青、卵白、葱绿、天蓝等,尤以天青色为贵。宋代汝瓷不重彩饰,崇尚复古之风,追求造型美、古朴美,将隽秀的造型和纯净的色釉美的结合,相得益彰,反映出宋人以自然天地为本源的信念,盛行素雅平淡、舍弃刻意雕琢的美学时尚,清理秀雅的艺术风格为后人推崇。

2、钧窑


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并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钧瓷主要贡献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铜红釉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所以天下没有两件颜色一样的钧瓷。素有 “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的美誉。

我们能看到的宋钧瓷窑变釉色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窑变单色釉,主要有月白、湖蓝、天青、豆绿等;二是窑变彩斑釉,以天蓝红斑或乳白紫晕为代表;三是窑变花釉,主要有丹红、海棠红、霞红、木兰紫,丁香紫等品种。其中以窑变花釉的艺术价值为最高,因为它最能代表钧瓷自然窑变的风格神韵。大多数意境精妙的景观图画,都是由花釉窑变自然形成,从而使瓷器成为艺术珍品。

以下是两者间工艺上的一些区别:

第一:在釉料成分上

汝瓷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为主要,同还有其他的颜色,均有细小的开片;钧瓷釉的氧化硅与氧化铝含量较高,其特点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第二:在施釉的厚薄上

汝瓷施釉则比较薄,而钧瓷一般施釉较厚。

第三:在烧制工艺上

汝瓷如盘、碗、鼎等器物底足挂满釉,好似用釉将圈足包裹起来,在圈足内部用支钉烧的一种方法。而钧瓷一般是在底足内***满釉而圈足露胎呈芝麻酱色(褐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艺术家陶瓷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艺术家陶瓷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