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瓷艺术文字描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陶瓷艺术文字描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自公元前16世纪起,瓷器的发展在清代进入了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是继宋朝之后的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劳动人民烧造瓷器的技术进入了巅峰时期,数千年的经验积累,使其制作水平非常高超。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使当时的瓷器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清代的瓷器装饰精致华美,充分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结晶。
“中国陶瓷艺术***”隶属民间协会性质的评审,没有含金量,它完全区别于国家***评审的“中国工艺美术***”。中国陶瓷艺术***是协会性质评审的,随意性很大,没有含金量和权威性,国家、***根本不认可,只是联合会或协会盖个什么章。而“中国工艺美术***”是国家颁发的荣誉证书,是中国***授予具有真才实学、技艺精湛和良好品德的工艺美术精英的荣誉称号,***官方颁发证书,荣誉证书上盖有国徽章,富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含金量。这两者有很多的区别:一个是民间评审的,一个是国家***评审的;一个没有权威性,一个富有极高的权威性,不要鱼目混珠!许爱民参评国家的根本评不上,只好参加这种民间协会性质的评审获个“中国陶瓷艺术***”。
陶瓷工艺品的特点就是;
1、文化及艺术,本身陶瓷工艺品基本是手工制作品,从泥土到成型每个环节都富含了较多的艺术元素,并且陶瓷在我们历史传承中本身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说带这它,就相当于把文化带在身上;
2、可塑性强:陶瓷工艺品可以通过自身工艺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及颜色,这是其它工艺品都不容易做到的.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纹为饰。
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
哥窑的典型特征: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开片纹路呈色不一。
做陶瓷基本工艺流程: 泥→揉泥→各种成型法→修坯(利坯)→晾坯(干燥) →施釉→装窑烧制。其中成型、施釉、烧制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成型法有:拉坯成型、手捏成型、印模成型等。
施釉是将釉料均匀的喷洒在素坯表面或绘制在白胎表面。最后烧制工艺是指在各种窑炉中用有控制的、持续的温度对黏土或黏土和釉料进行处的过程使之板结坚硬,成为陶瓷,每一种烧成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陶土要经过1-2周的自然风干后,然后进行850度高温素烧,素烧后进行上釉,再进行釉烧,釉烧后,才会呈现出一件完美的陶瓷艺术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瓷艺术文字描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瓷艺术文字描述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8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