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瓷艺术画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陶瓷艺术画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瓷器贴花是通过粘贴法把花纸上的彩色图案移到陶瓷坯体或者釉面上;瓷器手绘是徒手在陶瓷上绘画的艺术陶瓷。
2、纹饰不同:
瓷器贴花的纹饰一般是对称或者相同的
3、特点不同:
瓷器贴花陶瓷油墨的遮盖力强,透明度差,不能运用三原色原理进行印刷,网点印刷方式***用的是非叠印的并排专用彩色墨网点印刷;手绘瓷器是形态、造型各不相同的物品,收藏价值高,手绘作品相对于***品,更加生动,艺术表现力更强,色彩变化更大,更厚重。
瓷器贴花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装饰技法,贴花的图案普遍会有图形叠交、错位、接头缺口三种情况,一般使用贴花手法比较多的物品是:餐具、花盆、各类鱼缸、各类大花瓶、小花瓶等等。
釉下五彩瓷是釉下彩瓷的一个细分类。相对于过去的釉上彩瓷,它具有五彩鲜艳、晶莹润泽、永不掉彩三大特点。
它的出现比较晚,应是在清代中、晚期以后,现代工艺技术传入中国之时而产生的。宣统年间湖南澧陵的湖南瓷业公司曾为宫廷烧制过这种釉下五彩器,并曾荣获世界博览会金奖。
五彩瓷器,产生于北宋晚期。五彩瓷器基本色调逸红黄蓝绿紫为主,其特点是以釉上彩。这种瓷器现今存世量非常稀少。后来明清五彩瓷器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五彩”一词,出现于明代晚期。明代天启年间谷应泰《博物要览》记载:“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成化年间的五彩瓷十分稀少而珍贵,传世品也是极为罕见。到了明弘治年间,釉上五彩的烧制更加成熟。发展到嘉靖、万历时期,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开创了五彩瓷的新局面,出现了较大的罐、瓶类等。此时五彩的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完备的境界。
清代五彩瓷以柔和为贵,***感较强,绘画工致精丽,生动传神,一扫明代嘉靖、万历之重色彩而不细究形貌的粗劣画风,施彩大部分较明代匀薄。其中,康熙五彩是在明代嘉靖、万历五彩瓷器和顺治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制作工艺高超,彩色鲜明透澈,彩饰华丽,绘画线条刚劲有力,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1、淘泥
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2、摞泥
将淘好的瓷泥分割开 ,摞成柱状,便于储存 和拉坯用。
3、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4、印坯
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5、修坯
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修坯又分为湿修和干修。
我们先分类:
1,釉上彩:是烧好了白胎{1280--1340度}的陶瓷在再上面绘画再烧700--800度。
2,釉下彩:是在坯上绘画{比如青花瓷}烧1280--1340度。
3,釉中彩:一种是:坯先上釉再绘画,画好了再上釉,烧1280--1340度。一种是烧好了白胎在再上面贴花再烧烧1280--1340度。
4,斗彩:它既有釉上彩也有釉下彩。
5,釉上彩:有新彩和古彩{粉彩}。呵呵我先得这15分,想知道具体的什么方面的绘画的步骤请继续提问。
区分工艺是手绘还是贴花的方法
一、看装饰纹图案。有很多瓷器,上、下、左、右边缘,常常有一圈装饰图案。贴花的图案,普遍会出现图形叠交、错位、接头缺口三种状况。如缸、碗、杯、瓶之类。
二、细看有时会发现缺色的现象,像虫咬过。这是由于贴花纸在转运过程中,或操作时弄掉了贴花纸上的部份陶瓷颜料所至,但并不是一定都出现,要细看。
三、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每个局部,贴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这一点很重要。
五、球面几何形状瓷器(如大天球瓶),大面积连续图形画的完整的人物、花鸟、风景,不会是贴花的,否则会出现折叠现象。
六、从颜色上判断。无论釉上、釉下贴花纸,从工艺上讲,陶瓷颜料附着厚度有限,颜色的深浅不易解决。对于某种颜色,如***,就会出现所有这种颜色在整个画面上,都会基本一致。这是最重要的区别方法。
七、对于有球面几何形状的瓷器,它的贴花纸,往往多片贴花纸拼块组成,如山水画,为了整体效果,也人工画一些补充图案。这样就会同种颜色(如青花颜色),手绘和贴花出现不一样色调的现象。如瓶子,元圈装饰线都是用手工画的,这个颜色往往与同种贴花颜***调不一样。
八、贴花和手绘同时出现的瓷器,表现在上下装饰图纹用贴花,主要部位用手画。不过这种手绘都是把画面用复写纸拓在坯或瓷上,人工再上色。鱼缸用的比较多。凡瓷器上用了贴花,不论多少,此瓷器就不可能太贵。
九、从瓷体上分析,贴花瓷其瓷体不管是否高白泥,多数都比较粗糙。高级日用瓷除外。好瓷体不会用贴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瓷艺术画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瓷艺术画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7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