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甘行之陶瓷艺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甘行之陶瓷艺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主要由河西走廊和陇原地区组成,地域行政最早见西汉“凉州”。
甘肃的这个地名,因甘州与肃州而命名。
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故名思义甘肃。
张掖位于甘肃西部,河西走廊中部。酒泉位于河西走廊的西部,甘肃的西大门。古时候,甘肃的占地面积占全国的1/3,所谓时甘肃因那时而得。新中国成立之后,成立了宁夏专区,甘肃的地盘给新彊,青海,内蒙。各划出去了一部土地,而形成了现有四十五万平方公里的今甘肃。
大家好!我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甘肃的甘,到底从哪里来?据记载,北宋时期,西朝统治黄河西部的甘肃张掖地区,设立甘肃军司管辖,驻地位于甘州,也就是现在的张掖市甘州区。肃,指的是肃州,位置大约是现在酒泉市肃州区,这就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甘肃“一词。
民国时期,甘肃、宁夏、青海以及内蒙中西部等地划分为7个不同的行政区域。1950年正式设立甘肃省人民***,这也是甘肃省成立的标志。
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北边是戈壁荒漠,南边是祁连山脉。以长安为起点,全场7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就是穿越河西走廊,到了敦煌之后分为南北两道,北道出玉门关,南道出阳关,沟通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
河西地区有甘州、肃州,东南有三陇地区(陇东、陇西、陇南)。甘州和肃州,并称为甘肃。所以,甘肃简称甘或陇。
(图源网络)
甘肃简称甘或陇,是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之一,它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南瞰四川、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国接壤,境内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
行中书省,元朝(中统、至元年间)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管辖的一级行政区,民间简称“行省”或“省”。甘肃省的省名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元代设甘肃省,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演变而来。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甘”字的由来之地吧!
张掖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西走廊中部,它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境内的走廊平原和北山山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祁连山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具有光能丰富、温差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区域内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
张掖市的总面积为4087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1万人,市域内有汉、回、藏、裕固等38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其中裕固族是中国唯一集中居住在张掖的一个少数民族。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中国的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第一大内陆河是塔里木河)贯穿张掖市的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
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境内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自古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因此也出现了古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张掖市交通通讯便利、旅游***丰富,境内有丹霞地貌、滨河新区、大佛寺、镇远楼、山西会馆、土塔寺、木塔寺、西来寺、马蹄寺、民勤会馆、黑水国遗址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甘行之陶瓷艺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甘行之陶瓷艺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6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