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逸夫陶瓷艺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逸夫陶瓷艺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吉林大学博物馆:
中山大学博物馆:
校史陈列馆、孙中山纪念馆、地质矿石馆、人类学博物馆、生物标本馆
大连大学博物馆:
人文社会科学展厅、自然科学展厅、生命科学展厅、艺术展厅和东北历史文物展厅五个部分
复旦大学文化人类学数字博物馆:
以典藏中国56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物为主要特色,弘扬中华文化,与世人共享、展示和解读人类遗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是我国目前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药史专业博物馆,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缩影
定陵是唯一一个经***院批准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也是至今最后一次主动去发掘帝王陵墓。
我们从发掘完定陵之后,国家就不再主动性发掘帝陵的规定就可以知道,定陵的考古发掘完全是为了满足极少数人的私欲、好奇心和沽名钓誉的结果,不知道当年一力主持发掘的那个特级专家,那个铁骨铮铮的某老,如今在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华夏子孙?
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是考古界的基本常识,凡是考古界的人士都知道这条行规。
(郭沫若指导挖掘定陵)
为了避免悲剧再次重演,***院于19***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
至此,那些侥幸没有发掘过的皇陵,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墓。
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动工,历时6年完成,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
(定陵地宫)
1955年10月4日,由郭沫若牵头,茅盾、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等文化大咖联名的一份《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送到了政务院。
有一种痛叫做“定陵之痛”,有一种失叫“定陵之失”。
1958年,迄今为止中国唯一由国家有***挖掘的帝王陵墓。但这次唯一的开发却给考古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定陵挖掘损失珍贵国宝无数,实乃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正因为这次的定陵的教训太过惨痛,痛定思痛后中央才发出红头文件,明令禁止挖掘帝王陵。
定陵是万历皇帝的安眠之所,但是在1958年有一批不速之客野蛮地闯去了皇陵之中,以考古之名行着强盗之事。虽在定陵中出土了3000多件的明代珍宝,其中金银器有数百件,各种服饰品高达600件,乃定陵之得,但所失去的珍宝更让我们所痛惜。细数那些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化作飞灰的一些国宝,永远只能存在于考古工作者的脑海中了。
珍贵如万历皇帝的龙袍
定陵中万历皇帝身穿的缂丝十二章龙袍,龙袍上所绣的精美绝伦的图案,复杂的缂丝工艺,珍贵的材料,都堪称是一件艺术品。可见当时手工艺的发达,制作这件龙袍,需多个纺织好手连续不断织造10年才有这龙袍之精美,是无数匠人的心血。
却因在挖掘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也没有足够的保护丝织品防氧化的技术,万历皇帝的龙袍如昙花一现般氧化,颜色发黑,残破不全。
精美如69匹珍贵丝绸
从古到今,由于丝织品的保存难度过大,所存现世的古代丝绸少之又少。而在万历皇帝的棺椁中竟发现多达69匹的独立成卷的丝绸,而丝绸上的织物巧夺天工,技巧多样。
更为难得的是其保存完好,色彩绚丽,历百年尤新。但,如同万历龙袍一般,昙花一现,从精品无双变得如今的残破不全。
罕见如金丝楠木棺椁
金丝楠木是稀有的木料,连古代达官显贵争着抢着,打造成万历皇帝的棺椁竟全由金丝楠木打造,更何况还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可见其珍贵程度。
可是,如此珍贵的棺椁,却被当时的考古人员弃之不顾,如垃圾般被扔到水沟中,再不能修复,怎能不生唏嘘。
悲剧如万历尸身
对于万历皇帝来说,最悲哀的不是被打扰死后安眠,甚至连全尸都不能保全。由于当时处于WG时期,打着扫除封建残余的名号,把万历皇帝的尸身一把火焚得干干净净,连陪葬的两位的皇后也未能幸免。掘人坟墓,辱人尸骨,这不仅是技术原因,更是思想原因。
所有的考古出发点都应是抢救性挖掘,而非主动性挖掘。没有受到盗墓的人为损坏,就不应该主动去开挖,一如秦始皇陵仍保持完好。而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中,出于明面上的学术动机或是背地里的窥私欲,好奇心没有限制,技术没有成熟,带着轻率的态度去面对庄严的考古,才有了不可挽回的定陵之灾。
这是一次极为惨痛的教训。
1955年,在时任北京***吴晗的力推之下,定陵考古挖掘工作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其实最初,考古委员会首选目标不是定陵,而是长陵。
长陵埋葬的是永乐大帝朱棣,规模非常之大,挖掘难度非常之高,考古委员会为稳妥起见,决定先挖一个小墓试试水,丰富一下挖掘经验。
选来选去,选定了明仁宗的献陵,但考古队挖掘了几周之后,却始终找不到入口,于是临时决定挖掘万历皇帝的定陵。
献陵有幸逃过了一劫,定陵的灾难开始了。
定陵挖掘一波三折,那时的技术实在有限,没有像样的挖掘设备,没有像样的专业人才,也没有像样的保护措施。
定陵的宝贝刚刚出土,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第一类是丝织品。
这里面的丝织品极为珍贵,诸如龙袍、锦被等等,颜色鲜艳如初。可是,这些丝织品极难保存,一旦接触氧气,便迅速氧化,失去最初的色泽,然后慢慢萎缩、变质。
当时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保存方法,只是想当然的加了一些防腐剂,结果可想而知,丝织品刚一出土就变色、萎缩,不久之后开始发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坏。
第二类是棺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逸夫陶瓷艺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逸夫陶瓷艺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6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