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瓷画入门图案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陶瓷画入门图案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淘泥
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2、摞泥
将淘好的瓷泥分割开 ,摞成柱状,便于储存 和拉坯用。
3、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4、印坯
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5、修坯
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修坯又分为湿修和干修。
我们先分类:
1,釉上彩:是烧好了白胎{1280--1340度}的陶瓷在再上面绘画再烧700--800度。
2,釉下彩:是在坯上绘画{比如青花瓷}烧1280--1340度。
3,釉中彩:一种是:坯先上釉再绘画,画好了再上釉,烧1280--1340度。一种是烧好了白胎在再上面贴花再烧烧1280--1340度。
4,斗彩:它既有釉上彩也有釉下彩。
5,釉上彩:有新彩和古彩{粉彩}。呵呵我先得这15分,想知道具体的什么方面的绘画的步骤请继续提问。
如何通过气泡来鉴定新老瓷器
有气泡的瓷器是:青花瓷、、青瓷、斗彩、、等等,一句话,凡是釉下彩瓷器,都是有气泡的。
绝对没有气泡的瓷器是:高古陶、粉彩瓷、五彩瓷、珐琅彩、一句话,凡是釉上彩瓷器,都是没有气泡的。
从釉光鉴别新老瓷器
瓷器釉光产生的原理及自然变化现象分析:瓷器经过烧制以后,它的釉面有二层光波,釉表面有一层明亮的表光,也称为“浮光、火光、贼光”,釉层内部有一层密集内含的内光。
随着年代的延长,釉中的各种矿物质在接受自然界当中物理、化学的作用下,逐年的氧化老化,其活力、能量、强度也逐年的减弱,釉层开始老化变旧,釉面开始逐渐的熟旧温润。
不同历史年代瓷器釉光变化识读表述:1、现代新烧制的瓷器:釉面新亮,表光放射出来的光束长度、明亮耀眼强度、游离的程度。2、民国至清末时期的瓷器:釉面初见熟旧,表光放射、明亮耀眼游离等程度都微见减弱。3、南宋瓷器。4、唐代晚、中期瓷器。5、东汉时期瓷器等。
判断瓷器新旧看胎质
判断依据。任何事物都有内在规律,收藏也一样。就瓷器本身来说,传世品不能说没有,但真是凤毛麟角。因为与任何器物相碰,首先破碎的必是瓷器无疑。
观察角度。元明清三朝烧造的瓷器,除器物外表制作精细程度不同外,在器物的内在因素上也有很大差别:元代瓷器大都制作粗旷,器底和器内绝大多数为裸胎。
新老瓷器最简单鉴定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用10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釉面里的气泡,新瓷器由于是用电或天然气直接烧制,升温很快,而且温度恒定持久,温度起伏波动不大,所以釉内气泡都如痱子一般细小致密,而且没有任何老化衰变的迹象可寻;而老瓷器(一般指民国早期和晚清及其以前的瓷器)由于用煤或劈柴作燃料,烧造过程中需要多次添加燃料维系火力,所以温度升降曲线非常明显,气泡相对个体较大,气泡间的距离也相对很多,并且会有一些气泡开始发黄、发黑衰变变色,年代越久远,气泡衰变的程度会越厉害、越强烈、越众多。此系微观衰变观测检验鉴定法,相对科学可靠而可信,而且简便易行,直观易辨。
第二种方法是釉面手感鉴定法。凡是新的瓷器,无论如何做旧,手感都是涩滞粘重的,跟用手摸玻璃的感觉差不多,如果用手快速搓动釉面甚至会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老的瓷器(一般指民国早期和晚清及其以前的瓷器)由于多年暴露在空气中与各种细微物质接触吸纳等多重复杂原因使得釉面温润爽滑,如婴儿肌肤一般细腻滋润丝滑,令人爱不释手、神魂皆醉。
由于手感会因人而异,而且手感也难以具体量化更不能数据化、直观化,所以一般只做鉴定的参考因素考虑和使用。
第三种方法是胎体、胎质、胎色感官判定法。有人认为现代科技无所不能,要胎质的细腻度现在很容易,要哪种细度有哪种细度,其实这只是一部分人的无知妄想而已。古瓷制泥过程看似原始、粗糙、简单,但实含天地至理,所以老瓷器的胎体从里到外都透出一种硬朗、饱满、莹润 的之感,胎质细腻、肥润有若凝脂,胎色多样,但色泽之油润爽利则为异中之同,总之老瓷器胎体胎质胎色所呈现出来的细度、硬度、润度、爽利度是独特、丰富而又不可***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瓷画入门图案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瓷画入门图案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60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