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做艺术陶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学做艺术陶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淘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2、摞泥: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3、拉坯: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及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4、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5、修坯: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6、捺水: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7、画坯: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许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等等。
8、上釉:画好的瓷坯,表面粗糙,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9、烧窑: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
10、成瓷: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
陶瓷是通过烧结而成的。
1. 陶瓷是由粘土等材料通过成型、干燥和烧制而成的,其中烧结是其中的关键步骤,通过高温的烧制,使得陶瓷材料中的水分和有机物挥发掉,同时让陶瓷材料中的颗粒发生融合,形成一定的结晶和硬度。
2. 烧结过程中需要注意逐步升温,以避免烧烤陶瓷材料时快速升温和降温导致材料发生裂缝或变形等问题。
此外,在陶瓷中添加适当的助熔剂、增强剂等有助于提高烧结温度和陶瓷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五、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六、捺水
陶瓷的烧制过程如下:
1. 练泥:将泥块敲碎、淘洗、沉淀制成砖状泥块。
2. 拉坯:将泥团摔在转盘中心,顺着手法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基本模样。
3. 印坯:将晾干的坯覆盖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再脱模即可。
4. 利坯:将坯覆放在辘轳车的利桶上,边转动车盘,边用刀旋削。
6. 装窑:将待烧的坯胎除尘,清除杂质,与窑板接触部分去釉,一个一个放入窑内的棚板上,坯胎与坯胎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7. 点火:起初300度以内称之为“打冷火”,为的是彻底清除坯胎内的水份,随着温度上升慢慢关闭窑门。
8. 氧化:400度左右开始氧化,燃烧速度加快,快速升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做艺术陶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做艺术陶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4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