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瓷艺术名次解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陶瓷艺术名次解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艺术陶瓷也可以称之为陶瓷艺术,为陶艺和瓷器艺术的总称。从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彩陶、粗犷质朴的品格,唐宋陶瓷突飞猛进的发展,五彩缤纷的色釉、釉下彩,白釉的烧造成功,刻画花等多种装饰方法的出现,为后来艺术陶瓷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陶瓷坯体是陶瓷制品的主体,其性能决定着陶瓷制品的性能和应用。坯料的制备在陶瓷生产工艺中具有突出的重要性。比如,除铁不彻底,陶瓷坯料中混有铁质将使制品的外观质量受到影响,如降低白度与半透明性,也会产生班点。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
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瓷是以粘土、长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蚀,胎质坚硬紧密,叩之声脆。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
陶瓷是通过烧结而成的。
1. 陶瓷是由粘土等材料通过成型、干燥和烧制而成的,其中烧结是其中的关键步骤,通过高温的烧制,使得陶瓷材料中的水分和有机物挥发掉,同时让陶瓷材料中的颗粒发生融合,形成一定的结晶和硬度。
2. 烧结过程中需要注意逐步升温,以避免烧烤陶瓷材料时快速升温和降温导致材料发生裂缝或变形等问题。
此外,在陶瓷中添加适当的助熔剂、增强剂等有助于提高烧结温度和陶瓷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陶瓷的烧制过程如下:
1. 练泥:将泥块敲碎、淘洗、沉淀制成砖状泥块。
2. 拉坯:将泥团摔在转盘中心,顺着手法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基本模样。
3. 印坯:将晾干的坯覆盖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再脱模即可。
4. 利坯:将坯覆放在辘轳车的利桶上,边转动车盘,边用刀旋削。
6. 装窑:将待烧的坯胎除尘,清除杂质,与窑板接触部分去釉,一个一个放入窑内的棚板上,坯胎与坯胎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7. 点火:起初300度以内称之为“打冷火”,为的是彻底清除坯胎内的水份,随着温度上升慢慢关闭窑门。
8. 氧化:400度左右开始氧化,燃烧速度加快,快速升温。
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五、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六、捺水
人们总是把瓷与陶相提并论而称之为“陶瓷”,这种提法反映了陶和瓷都是火与土的艺术。
由于陶器发明在前,瓷器发明在后,所以瓷器的发明,很多方面受到了陶器生产的影响。如人们对火的性能的掌握和对粘土特点的充分认识等。但陶与瓷无论就物理性能,还是就化学成分而言,都有本质的不同。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行名);(2)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3)陶器的烧成漫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5)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响。除以上所举,陶与瓷的不同之处还表现在:
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先民的专门发明,它为人类所共有。只要具备了足够的条件,任何一个农业部落、人群都有可能制作出陶器。而瓷器则不同,它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尔后通过海路和陆路大量输出到海外,才使制瓷技术在世界范围得到遍及。因此,瓷器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瓷艺术名次解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瓷艺术名次解释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3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