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瓷艺术作品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陶瓷艺术作品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三彩: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
邢窑白瓷:胎质坚实、细洁纯白,器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足。在胎、釉之间有一层化妆土,作为护胎釉。
越窑青瓷:有着温润如玉的釉质,青绿略带闪黄的色彩完美地烘托出茶汤的绿色。
唐三彩。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唐三彩,是从唐墓挖掘出来的陶器之泛称,后来学者视为一种陶瓷分类上的术语。唐三彩并非专指那三种色彩而言。在唐墓中所挖掘出来的各类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却具有较复杂的多彩颜色。
1、明嘉靖青花双龙纹盖罐
明嘉靖青花双龙纹盖罐造型浑厚雄伟,构图繁密严谨,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据文献记载,此时期的青花瓷使用回青料描绘,色调翠蓝浓艳,微泛紫红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唐宋时期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六方形瓶体,造型周正,釉质肥厚润泽,青花色泽青翠。纹饰以肩为界,上部绘折枝花卉纹,下部绘折枝佛手、石榴、寿桃及花开纹,寓以"福禄寿"三多之意。绘画工艺精湛,图案雍容华贵。是乾降时期官窑青花的典型器物,瓶底有纹。
3、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揽瓶
撇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形似撒揽,故此又称"橄揽瓶"。通体以粉彩为饰,瓶身绘桃枝一枝,枝上绘有寿桃及盛开的桃花和花蕾,枝工施以黑褐彩,寿桃施粉红彩,桃花施白彩。主题纹样选用寿桃,寓意多福多寿。
4、宋汝窑天青釉盘
汝瓷胎质细腻,像燃烧过的香灰的颜色,俗称“香灰胎”。汝瓷独特之处在于其釉色呈“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妙色彩,并且釉面莹润如玉,有玉石般的质感。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由于汝瓷贡器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将器物迎着阳光看,隐约可见肉红色。器表开片密布细小,形成鱼鳞状,更加独特别致。釉内气泡周边之玛瑙结晶体,形成星光闪现,寥若晨星,具有宝光内润而又高雅素净的风***。
5、宋代唐三彩
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国画、雕塑等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自强***的最新作品是,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国军联名创作的“中华龙”柴窑瓷笔筒,在第八届中国(深圳)文博会上获得了特别金奖,成为文博会指定收藏纪念瓷,由深圳宝瓷林出品,国粹宝瓷林千年官窑基地烧制,只出168套,很有收藏价值。唐***是中国工艺美术***、享受国家级***津贴的一代大家,牛人啊!
俞金喜生于1939年,自幼爱好工艺美术创作,跟随珠山八友、刘雨岑、程意亭老师学艺,在名师的精心传授下,精通花鸟、草虫等,参加工作后在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美研所从事美术创作、研究工作,系高级工艺美术师,被人称为荔枝、花鸟大王。 作品经被编到大型文典《中华颂》一书。并被邀出任特邀编辑。历年来创作的许多作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深受国内外爱好者珍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瓷艺术作品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瓷艺术作品案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101912.html